第八届“峰火文创论坛”近日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与会的政、学、企专家,围绕“互联网+文化产业新趋势”的主题,分享了浙江文化产业新趋势、移动互联网娱乐、文化金融新玩法、国内广电系统APP客户端的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升级研究与文化电商新趋势等,把脉“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势。
近年来,游戏装备交易平台、互联网娱乐社区、移动互联网社交等新业态的迅猛发展,为国内文化产业带来新的生机。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何尉萍调研员指出文化产业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娱乐方式——互联网上每天两万多个团队演出直播;新的社交方式——KK世界说,直接与老外交流;新的体验方式——欲望厨房、美食秀、游戏直播;新的学习方式——漫画课堂;新的体育体验——体育赛事直播;新的粉丝经济——主播与粉丝的互动、互换等,这些共同创造新的文化产业赢利点。特别是原创影视强势的崛起,2015年浙产电影45亿票房,相当于2008年全国一年票房。文化产业大并购纵横交错进行,去年全国
文化产业并购204个项目,浙江占一半。
2015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到446.59亿元。随着智能手机硬件的不断提升,移动端用户发展迅猛,音乐、游戏、
旅游、美食、演出等各种形式主题的直播层出不穷。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KK直播董事长刘琼说:“我们都在期待虚拟现实技术彻底改变娱乐演出方式,如果一切都能近在眼前,让你充分体验临场感、真实感,是不是非常美妙。”
大贺投资控股集团创始合伙人贺超兵在论坛上分享了 “文化金融新玩法”,认为艺术品在文化领域具有投资价值,金融是
文创产业大发展的催化剂,文化+互联网+金融,前途无量。众筹让高冷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投资回报率高,版权收益,艺术版权开发+高品质定制,版权开发十分重要。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峰火
文化创意中心主任陈少峰结合时下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享了新的文化商业模式,例如微电影与文化电商、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内容+植入+文化电商等模式令人耳目一新。针对当前电商只做平台,不做内容,导致假货充斥的弊端,陈少峰直言:“既做内容,又做平台,才是电商的新出路。”陈少峰称,互联网电商只有创新其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才能真正转型,获得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于小涵把眼光聚焦在了浙江本土,她从哲学的具身认知转向出发,分析了具身与体验经济对理解文化产品消费者的重要价值,并以浙江省十大文化产业强县德清县为例,分析了互联网策略对具身认知在文化产品供给和县域文化产业转型上的实现。
本次论坛拉开了浙商大文化产业管理系成立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序幕。该系成立于2007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文管系围绕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政策领域,形成了以文化服务、文化品牌和文化政策为方向的特色研究领域,设有浙江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和浙江工商大学当代浙江研究所和文化产业研究所,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与政策方向,是我省文化产业研究的重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