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房地产或让家电巨头面临双重风险。一方面,在利润微薄的情况下,家电主业缺乏明晰的战略突围路径;另一方面,楼市前景不乐观也让家电巨头面临尴尬的境地
“房地产”正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据媒体报道,近日,海尔、海信等家电巨头纷纷进军房地产的消息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从而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享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诸多利好政策的家电企业,为何纷纷进军至今仍笼罩在调控压力之中的房地产市场?跨界而来的家电巨头,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地盘上,能否成功市场分羹?“一心二用”的家电厂商,大力进军房地产,是不是本末倒置,会不会因此荒废了自己的原本的一亩三分地?面对风险过高、泡沫严重的房地产市场,家电厂商的冒险之举最终会换得两个行业的双赢大丰收,还是会遭遇双输惨境?诸多问题,发人深思。
家电巨头涉足房地产,欲分羹市场
近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有关楼市评论,呼吁坚持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不动摇。此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考察廉租房建设项目时重申严格楼市调控,称要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抑制投机炒作等不合理需求。事实上,房地产市场一直笼罩在调控的压力之中,但尽管如此,也挡不住各路人马进军的步伐,由众多家电大鳄组成的队伍更是引人关注。
据悉,近日,青岛秋季房交会上,人们发现了两个家电巨头的身影——海信和海尔。令人感到有点意外的是,他们本次是以地产品牌来参展的。无独有偶,8月7日,TCL集团(000100)发布董事会公告,公司与万通实业于2010年7月30日签署了《进一步推进工业地产领域合作之框架协议》,双方将结合在房地产开发及工业地产储备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在工业地产领域的合作。另外,7月5日,家电巨头康佳以成交价3.42亿竞得昆山市周庄镇全旺路南侧地块,康佳表示,公司将在该地块进行房地产及商业等配套产业开发。
事实上,家电巨头试水房地产市场由来已久。美的、格力、海信等分别在2002年、2004年、1991年、1995年成立房地产公司,康佳、春兰、TCL等家电巨头也在房地产市场早已开始布局,并且已经在资本市场打拼多年。长虹集团更是已经将房地产列为与电子电器、军工并列的三大产业板块之一。
其实,家电企业之所以纷纷跨界进军房地产,分析起来,原因也很简单,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家电企业涉足地产,吸金当然是最主要的目的。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房地产的年度净利润,几乎超越家电龙头企业一倍以上。而家电半身的利润微薄,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甚至生存的需求。两相对比之下,也无怪乎各家电巨头纷纷将地产业视作“唐僧肉”,谁都欲分而食之。
跨界经营将拉高风险,或饮鸩止渴
家电企业进入地产业,一方面固然是为房地产行业的繁荣高利所吸引,因而,尽管中央反复强调要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但还是有众多企业不惜顶着压力进入房地产逐利吸金;但另一方面,家电业进军地产业的发展逻辑背后,也反映出部分家电企业在利润微薄的情况下,缺乏明晰的战略突围路径,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地产业作为套利及增利工具,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对产业发展现状无奈的表现。
无可否认,也有不少进军房地产市场的家电企业,经过自己的探索,在原本陌生的领域里打拼出一片天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康佳为例,根据其2009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但净利润仅为1.5亿元,销售净利润率仅为1.1%,但随着今年3月,康佳正式入围首批深圳城市更新规划,假如康佳的总部厂区转为纯住宅开发,预计能为公司带来20-30亿元的净利润;如开发写字楼或者开发购物中心出租,每年所带来的租金净利润也高达1亿元。
但是,家电企业的“不务正业”,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家电行业本身存在诸多问题。跨界经营房地产能否挽救主业,也难免让人心生疑惑。况且,房地产业本身所蕴藏的风险性极高,家电企业将资金大量注入房地产业,一旦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例如遭遇金融危机,就可能可供周转资本减少、现金流严重不足等问题。届时,家电企业就不得不面对房地产业与家电业所带来的双重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电企业大规模进军房地产,无异于饮鸩止渴。
提升技术并调整战略,谋发展出路
无论家电企业通过进军哪一领域来挽救形势,都无法掩盖家电行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其实,家电行业利润微薄,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据悉,长期以来,我国家电业一直处于“规模大利润薄”的尴尬境地。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3%远低于国外家电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此种情况下,转而淘金房地产市场,显然也不是良策,如上文分析所示,房地产行业不仅不能成为家电业的避风港,还可能使家电业面临多重风险,处境雪上加霜。
不少家电厂商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据悉,有部分家电企业已经开始退出地产业,如春兰空调已经几乎不见踪影,厦华彩电销声匿迹,同时也有新的品牌进入家电领域,紫光、清华同方等。即便没有淡出,不少家电企业房地产业务的比重也日渐降低,例如,TCL2010年半年报显示,房地产业务虽然毛利率增加10.97%,但主营收入1939万元,同比减少83.77%,在总收入中占比甚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家电企业要想真正摆脱产业利润微薄的现状,一方面要提升产品关键技术,生产出性能更优良的产品服务消费者。毕竟,家电业从根本来说还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产业,持续不断的创新才是家电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家电企业要想谋求长远发展,还要在发展战略上下功夫,具体来说,企业要根据市场发展形势,前瞻性地谋求产业领导权,制定明晰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惟有如此,家电产业方可从薄利困境中走出来。
2010年09月26日 13:27 来源: 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