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调控及行业周期的作用下,中国楼市正在步入一轮“熊市”,熊市的主要表现是“价量齐跌”。敏锐的观察者注意到,这是2008年中国楼市降价潮转瞬即逝之后,中国楼市再一次进入下行通道。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继续推进、人口红利仍然存在、财富效应不断累积、通胀愈演愈烈以及中国人对住房的传统观念和旺盛需求等原因,长期来看,中国楼市仍将处于向上通道。
因此,这一轮政策打压下的楼市低谷,弥足珍贵,被许多人认为是“铲底”的好机会。未来半年,正是关键时期,中国楼市会出现什么状况?金陵晚报财富地产评论员推出十大猜想,仅供参考。
十大猜想之一:限购政策不会放松也不会扩大
10月11日广东佛山上午放松限购令,晚上又取消这一放松政策,上演真实版“朝令夕改”,被各界解读为中央调控楼市的决心坚定,楼市限购政策短期内不可能松绑。
近日,中央进一步表示,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更表明限购政策暂时不可能放松。
而从政策的延续性来看,今年2月份全国众多一二线城市执行楼市限购令,到现在仅8个月时间。因此,可以推测未来半年内,如果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危机,目前中国政府对房地产的限购、限贷等打压政策,不会出现大幅调整。像2009年那种大手笔的救市政策,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十大猜想之二:不排除个别地方政府会曲线救市
在中央坚定的调控决心下,限购等最重要的调控政策在半年内不可能松动,但是,不排除部分地方政府会因为卖地压力、税收压力和经济发展压力,而采取“曲线救市”的措施。例如,个别城市悄然放松公积金贷款政策,本周,宁波又推出商业房贷可以转成公积金贷款的措施,刺激人们买房。
未来,不排除还有其他城市,通过其他“曲线救市”的举措,来刺激楼市。但只要限购、限贷等最具杀伤力的调控措施没有松动,这些救市小动作不可能造成楼市回暖、房价反弹。
十大猜想之三:会降价,但不会出现雪崩式降价
在银根收紧、限购限贷、大量购房需求被抑制的调控政策下,房子卖不动,许多开发商的资金越来越紧张,全国部分城市已有楼盘开始大幅降价促销。随着楼市购买力进一步削减、观望气氛越来越浓厚、开发商资金链进一步紧绷,预计未来半年内,降价促销现象将更加普遍。
但由于许多开发商在前几年储备了较多的“过冬粮食”,能撑较长时间,因此预计这一次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雪崩式降价,而是将出现不均衡降价:在悲观预期和资金压力下,某些区域的部分楼盘,率先选择大幅降价;新房跳水,引发二手房跟风降价;但也会有一些核心地段、品质优良、开发商资金充裕的楼盘,保持坚挺的房价。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楼盘怕老业主闹事,不敢“明降”,而采取“暗降”。因此,买房人最好到楼盘打探,跟开发商实地谈判,才能发现一些楼盘的真实降价信息。
十大猜想之四:部分楼盘或将亏本卖房
在楼市价量齐跌的大背景下,一些在前几年高价拿地的房企,如果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低价出货,将面临亏本卖房的压力。
许多买房人不相信这一点,总以为房地产开发商是暴利,但是仔细给一些开发商算账,会发现在高昂的拿地成本、财务成本、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下,许多楼盘的成本高得惊人,但楼市不景气,房子卖不到预期的价格,因此将面临亏本卖房。
十大猜想之五:更多老业主向“降价楼盘”索赔
2008年万科、雅居乐等众多开发商降价,引发前期高价买房的老业主,前来闹事、索赔,甚至冲砸售楼处。今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楼盘降价,南京、北京等多个城市,也已出现老业主向降价楼盘索赔的现象,预计未来这种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实际上,担心老业主闹事,已成为许多楼盘不敢降价的主因。
当然,老业主向降价楼盘索赔,并没有法律依据,也不值得鼓励和提倡。
十大猜想之六:大批房企无法完成全年销售目标
今年不仅许多中小房企无法完成销售任务,一些全国大牌房企也很可能无法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绿城在2011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为201亿元,仅完成全年销售目标550亿元的36.54%,绿城高层坦陈今年很可能无法完成全年销售目标。
富力地产也无法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上月底,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李思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富力计划将全年销售目标由400亿元下调至320亿元,将销售目标下调20%。
据了解,还有其他几家大牌房企也在悄然下调年初制定的全年销售目标。
十大猜想之七:部分铲底族将择机出手
政策打压,使得中国楼市出现价量齐跌,客观上给那些手中有钱的“铲底族”,提供了一次“铲底”的好机会。金陵晚报地产研究院的调查显示,许多“铲底族”准备在未来半年内,一旦看到价格到位、高性价比的楼盘就准备出手,不愿再像2009年那样在盲目观望中错失“铲底”时机。还有一些人准备利用房价回调,卖掉手中的老房子,再买套升值潜力更大的新房子,优化资产组合。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楼市需求并不是消失殆尽,而是一直在“潜伏”、“蓄积”,要等楼盘价格降到合理价位,才愿将购买力释放出来。
十大猜想之八:土地流拍将成普遍现象
商品房市场低迷,使得土地市场也日渐冷清,近日南京多块土地流拍,预示着大规模的土地流拍潮即将到来。上一次南京土地流拍潮,是在2008年。
预计未来半年内,土地市场将继续低迷,不排除地方政府因为财政压力,会降价卖地。而万科、恒大、华润、保利、朗诗等手中有钱的大牌房企,已准备趁着地价下调,到土地市场中“铲底”,扩充自己的土地储备。
十大猜想之九:楼市将出现一波裁员潮
随着房地产进入萧条期,房地产行业也将陆续出现一波裁员潮。今年以来,许多楼盘放缓施工进度和销售进度,同时,许多开发商手中已没有新项目,因此不再需要那么多职员,裁员现象将变得日益普遍。
建议未来半年内,房地产从业人员不要轻易跳槽。在市场萧条期,工作机会减少,工作职位也会相对较低,因此,近期不是跳槽的好时机。
十大猜想之十:房企并购案将越来越多
在严厉的政策和严峻的市场下,房地产市场融资难上加难,一些中小房企的资金链日益紧绷,在四面楚歌的“缺钱”境地下,采取并购整合似乎成为突破资金瓶颈的解决之道。
今年,已有众多大型房企,悄然收购或并购中小型房企的土地和项目。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甚至不排除会出现房企破产或倒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