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一样,今年两会召开前,关于两会的各种解读、聚焦、关注等形式的分析就早早出炉。并且毫无意外的,文化产业成为此次媒体、专家、咨询机构等评选出来的两会“四大板块”“五大投资热点”之一,随后召开的两会也印证了此前的分析与评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热议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建言献策。
与此相呼应的是,作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联的中央各部委,从去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就已相继表态要加强对于文化产业在金融、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截至两会召开,各部委透露出来的信息可谓是利好不断。然而,这些政策有多少可以最终落到实处,业界仍在期待中。
部委纷纷表态加大扶持
对于文化产业的管理,并非狭隘的是指《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归类出来的文化产业门类主管部门的责任,而是还牵扯到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相关部门。随着近几年来媒体的讨论、相关论坛的推动以及文化产业界的呼吁,加强对于文化产业的财政、金融、税收方面的扶持已成为了共识,国务院、各部委也纷纷出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政策对文化产业进行支持。
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从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从这一《规划纲要》中分离出来的,是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主管部门的扶持责任。而在《规划纲要》发布前后,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到两会期间,上述主管部门就已纷纷表态要加强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如财政部日前表示要加大财政文化投入,要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发展新媒体和新的文化业态,加快培育骨干企业,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税务部门将不断完善科技税收政策体系,研究实施支持新兴文化业态的税收政策。要为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税收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银监会表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进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推动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证监会表示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支持服务功能。要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稳步扩大文化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水平……
文化产业利好政策“春雷”阵阵,然而,也有文化企业负责人担忧,会不会是只打雷不下雨?或者说,这场政策扶持的“春雨”能否降临到更需要融资、更需要减免税负的中小文化企业?
扶持政策层面尚需统筹
2010年4月,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文化部、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产业的直接融资规模等多项创新举措,因此一经发布,即被业界视为最具实质性的扶持举措。
然而时至今日,意见出台已近两年,其间各类扶持政策也不断,为何投融资、税收等问题依然是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呢?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
全国政协委员、宝成集团董事长柴宝成表示,在条块分割的产业结构中,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无法落实,文化产业“一次开发,多次利用”的高收益赢利模式无法实现,金融机构介入其中难以图利,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和金融结合的一大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虽然九部委联合发布了指导意见,围绕实现金融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立足于发挥信贷、保险、证券等多层次金融市场资源,在信贷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政策指导,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20项措施。各地区政府部门也纷纷根据各地实际,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然而,“尽管各级政府对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金融机构文化产业信贷业务做出了诸多努力,但现阶段仍然存在政策层面缺乏有效安排、执行层面力度不够等问题。例如,由政府直接参与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有待完善、针对文化产业的财税优惠支持相对薄弱、文化产业产权交易操作不便利、文化产业风险缓释手段不完整。”马蔚华在提案中指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则在自己的提案中对文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限制了金融机构全面对接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作了剖析。他认为,目前文化企业诚信状况、版权保护与侵权状况、合理授权使用方面仍然不尽人意;版权质押的立法、执法、法律意识还存在制约;尚无达成行业共识的版权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缺乏权威性版权评估机构等,都极大制约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2012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是至为关键的一年,根据《规划纲要》,相关政策法规也将陆续制定出台。对此,代表和委员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闫冰竹在自己的提案中提出要尽快完善版权、质押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对版权登记、评估、转让、变现等环节的规定。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设立单独的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产业专业担保机构等相关中介机构,通过风险补贴、专项补贴等方式分担文化产业风险。
“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我建议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出台相关的定向政策,帮助银行降低文化企业融资风险,引导银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马蔚华建议说:“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或再担保机构的设立和引导,对商业银行为文化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与银行共同承担文化企业融资风险。”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一定的文化产业风险补偿基金,对于金融机构在文化产业融资上的损失,由基金进行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
此外,要统筹解决文化产业在投融资、税收等领域的问题,或许可以借鉴此前各部委在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部际合作。2006年,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由文化部牵头、财政部等十部委组成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经过文化部和各部委的共商共办,各部门和各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在财政、金融、税收方面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诸如《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政策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措施都是在联席会议的推动下出台的。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也表示:“要领会《决定》精神,必须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市场,改善政府管理,加强合作,建立多层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