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帮正从“财富之商”迈向“文化之商”

来源:新华社经济资讯社 时间:2013-01-15浏览量:139 【字号:

新华社信息杭州1月14日电(记者 段菁菁)周末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的2012年“文化新浙商”评选活动上,浙江商人杨宝庆用“文化产业特别贡献奖”的殊荣,证明了他从传统民营企业主到创意园主身份的成功转型。

“‘浙江制造’有自己的软肋,生产制造发达,商业领域薄弱。”3年前,从传统制造户外休闲用品起家的杨宝庆意识到,与其埋头给别人做订单,不如主动出击,自我转型。

在各种机会面前,杨宝庆选择了一条“冒险”之路——进军文化创意产业。2009年,他在杭州精心打造的文化创意园区,吸引了包含影视传媒、IT产业、生物科技研发等近百家企业入驻。

“如果急功近利,就做不好文化创意产业。”在赚钱效应与长期效应之间,杨宝庆选择了后者。在杨宝庆看来,着眼长远,把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享受文化创意带来的新财富。

30年前,浙江人凭着“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一路摸爬滚打,成就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帮。

如今,越来越多由小生意起家的浙商,在传统制造业中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后,开始把目光锁定在“文化”上,越来越多和杨宝庆一样的浙江商人,正在从“草根浙商、财富浙商”向“文化浙商”转型。

“我们的多元化并非毫无章法。”在杨宝庆看来,文化创意是技术核心,可以带动制造产业转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融合需求,金融资本既可以服务休闲用品供应链上的厂商,也可以扶持创意企业,三者是有机的融合。

“文化和经济也有相关度,文化是个‘衣’,用这个‘衣’来经营和运作资本。”在“文化新浙商”评选活动上获得“文化产业创新奖”的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江说,

将小山村变成“东方好莱坞”的横店是文化浙商们的“骄傲”。上世纪末,全国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出口企业横店集团迈入了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影视文化产业,短短数十年,旗下的横店影视拍摄基地已以成了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如果说在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前‘草根浙商’是值得赞赏的话,那现在就必须告别草根了。”浙江省浙商文化促进会会长杨建新说,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其中包括比拼的是文化竞争力。“经济只有跟文化在一起,才有未来。”

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开始“从被动投资到主动投资”,转而直接从事文化产业投资经营。已持续三年“文化新浙商”评选,就是浙江省文化部门基于这种现状推出的一项重要活动。

从“无心插柳”到“有心栽花”,浙江商人的“文化细胞”正被日益激活,总资产均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浙江广厦、万向、中南等民营企业,纷纷斥巨量资本在文化产业抢滩占地。

而一些年轻浙商起家时就抛开了传统行业,凭借在市场的敏锐嗅觉,直接进入文化领域。

1991年出生的温州瓯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忠敏作为“文化新浙商”中最年轻的获奖者,以1万元人民币创业基金起家、将“中国立体油画”瓯塑推向世界的创业故事,足以让有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血脉贲张。

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从投资总量、涉及领域还是从介入深度来看,浙江都已成为中国民营文化企业最活跃的板块之一。一方面,经济基础为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淀了资金和物质储备,浙江庞大的民间资本开始了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探索;另一方面,现

代浙商逐渐摈弃“草根”,注重提升学识素养、积淀文化底蕴,致力于成为有文化、有知识,勇于竞争和善于竞争,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现代儒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