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邓敏委员:国家财政文化资金投入偏少 尽快加大投入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13-03-11浏览量:132 【字号:

“现在国家财政文化资金投入明显偏少,与文化强国和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国政协委员、梅花奖得主邓敏在两会期间递交的《尽快加大国家文化建设财政投入 更好地实现文化强国之梦》提案中忧心忡忡地写下这句话。

邓敏在提案中呼吁,应加快加大国家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并走出一条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文化投资融资及其产业链。

在邓敏看来,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文化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向与世界影响力。

尴尬现实: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发展较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发展相对较弱,存在较大问题……

邓敏的提案向国人呈现了一个不容再忽略的现实。

“如不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不可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邓敏忧心忡忡。她认为,这将会严重影响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中华复兴,并成为中国梦实现的绊脚石。

邓敏认为,加大文化建设投资、加快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软实力硬起来,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务之急。

“美国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是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加拿大的对策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而日本通过法律法规调控文化市场的手段已经逐渐机制化……”在悉心研究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后,邓敏认为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很好的启示。

要两腿跑: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投融资体系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实情,邓敏分析,目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国家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太低,导致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步伐缓慢。

“我国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资只有4%,远远不能满足人民需要。而根据现在的国情,对整个国家文化领域的总体财政投入应占到8-10%左右。”邓敏认为,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应尽快研究加大我国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资和补贴。

其次,邓敏认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尚存在问题,国有文艺院团转制、整合、撤销、划转、保留的进展上不如人意。为此,她建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应加快,要制定扶持国有文艺院团、民营文艺团体的有关政策。

除了呼吁政府财政加大投入,邓敏还将目光瞄向了更广阔的“民间”。邓敏认为,目前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尚未完善、规模尚不够大,故不能很好完成支持创新文化产业企业的任务。因此,她建议要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各项工作,建设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以人为本:应尽快落实荣誉制度 重视精神性鼓励

除了资金投入不足这一短板,邓敏认为我国的文化建设还面临着另一困境:缺乏培养人才滋养大师的精神食粮。

邓敏在提案中谈到:国家没有设立创新创意文化的国家荣誉制度,没有设立国家级文化艺术荣誉称号。显然,这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催生能代表国家水准的文化大家和艺术大师。“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成长成熟不仅需要制度性保障,还需要精神性鼓励。”邓敏认为,正是因为缺乏精神鼓励,这也导致我国目前的文化艺术评奖工作存在多、乱、杂、俗的现象,评奖的单位参差不一,缺乏科学性、权威性、创新性,不利于匡正文化艺术领域风气。

针对上述问题,邓敏建议,应尽快落实荣誉制度、设立综合性的科学、权威的国家级文化艺术荣誉称号,如人民艺术家、功勋艺术家、青年艺术家等,以及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称号。在邓敏看来,国家文化荣誉是对一个文化艺术工作者文化贡献价值的最高肯定,是一个国家对本民族文化追求的价值指引和实践标杆。荣誉称呼能促使更多人坚守良心、担当责任,为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服务。

谈城镇化:重视乡镇新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城镇化是此前数年以及未来数十年中国最热点的话题,作为一名文化界名人,邓敏以艺术家的视角为城镇化的推进建言。

邓敏在提案中谈到,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兴未艾,但是缺乏乡镇科学发展规划,对文化建设与投资重视不够,缺少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等建设的标准。乡镇的新建小区普遍缺少文化设施,缺少丰富多彩的文化类的服务项目,缺少对老龄化的新农民和少年儿童适宜的文化宣传项目。

针对这一问题,邓敏建议尽快制定乡镇科学发展规划和制度,强调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生态文明发展并重的战略。重视乡镇新社区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三农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此外,邓敏还针对“中国艺术节还没有做大做强,影响还不是很大”这一问题,建议打造国家级艺术品牌、加快建设中国艺术节,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将中国艺术节打造成为艺术的全运会和艺术奥运会,取得社会经济的双丰收!

最后,邓敏建议,政府应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为文化品牌建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强力支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