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百花奖"获奖作品更加亲民

来源: 时间:2015-12-14浏览量:225 【字号:

由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承办的第11届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作品评审,旨在激励文化、艺术、设计、工艺技术全面创新,多出优秀作品优秀人才。按照自愿申报、行业推荐,专家依照分类评分标准现场评分,评委会集中审核的程序,本次评审有26个省市区参展单位推荐的581件作品参评,经评审,共产生金奖58项,银奖82项,铜奖87项。

本届获奖作品突现了以下特色:一是文化创新。如林界群的陶瓷作品《大鹏观海》,将茶具化身为大鹏鸟和海浪,寓意鹏城再次腾飞和海上丝绸之路前景广阔;蔡泽荣等创作的《绿色恋歌系列》漆瓶,以天然材料、流畅的造型、自然的色彩,唤起人们对绿色世界的呵护;关柏春的《蜀道难》依石读石书写,天人合一地表现了险境与意境。二是设计造型创新。"宜雅"公司用小叶紫檀精制的《竹节椅》,用硬木生动表现"竹"之高风亮节;陈巧生的铜炉造型,既有"宣德炉"的遗风,又有"巧生炉"的灵气。三是技术与工艺创新。夏献国的瓷器《双层腰鼓花瓶》,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特殊原料配方和特定烧制方法制成;罗梓涵的溶刻画《鱼》,创造性地在相纸上用溶、刻工艺完成。四是民族工艺有新的起色。青海藏族唐卡专家洛藏东周创作的《十八罗汉》,饱含藏传佛教艺术和热贡唐卡的代表特征;苗族绣娘龙通花的《苗族鼓藏衣》蕴含了"创世歌"的神秘传说;川北李云川创作的羌族真丝双面绣《神林柱》,成为抢救保护弘扬羌族文化的力作。本届获奖作品还有一大特色是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生活,一大批赏心悦目的日用品、时尚用品荣获大奖。

颁奖典礼于12月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5楼玫瑰2厅举行。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张占恒,市文体旅游局文产处处长刘峰,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建强,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廉建利,国家非遗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杨坚平和获奖代表出席了颁奖典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