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春节期间的国内电影市场刮起的“票房风暴”正让各路资本对于文化影视产业“虎视眈眈”。54天100亿、5项票房纪录被刷新的惊人表现令世界震撼。市场人士指出,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并有望在三年内超过北美票房。
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了进行多元化转型外,大批私募基金公司也开始寻求与各类优势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2月29日,新华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上影集团携手合作推出了“华彩一号”影视投资基金,以首期募集1亿元专项契约型基金,投资于上影集团旗下新浪潮影业原创性开发并制作的三部影片。
“‘华彩一号’最大的特色,是运用类‘FOF’基金的思路打造一支影视基金。”新华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赵崑表示,“我们希望用这种设计,引导真正关注影视产业的合格投资者,在获取理想投资收益的同时,深度融入产业。”
据新华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余宁介绍,“华彩一号”影视投资基金选择上影新浪潮做为合作实施方。主要考虑了上影新浪潮实行责权分明、高效务实的制片人合伙人制。制片人祁伟礼以《小时代》、《何以笙箫默》、《西藏天空》等作品,创造了20亿元以上的票房业绩,另一位制片人宁宁女士,出品的《夜莺》则代表中国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两位制片人分别毕业于中欧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具备良好的跨界背景,对影视与资本运作理解深刻。
据悉,该影视基金未来将在上影新浪潮拟拍摄20多部IP中,优选三部(即《围猎》、《Uta不是流浪狗》、《悬棺》)做为首期基金投资标的。余宁表示,该基金将在三部影片的拍摄中分别投入占各部片子总成本34%的资金,其余部分则由上影集团和其他机构投资。 不过,新华财富方面也坦承,当前虽然部分影片票房飘红,收益可观,但影视项目投资仍属于高风险投资,收回制作成本的压力依然存在。此前市场上盛传的五矿信托投资的《美人鱼》案例,也属于不可复制型的经典案例。因此在此次投资中,新华财富出于风险控制的要求,将资金分别投入到三部不同类型的影片中,以一揽子标的对冲可能出现的某部影片票房不佳造成的投资损失,最终以组合投资的优势来获取相对稳健可靠的收益。
对于首期基金的收益,新华财富方面也透露,将以国内票房、国际发行、网络点播、航空、铁路点播、赞助与品牌植入、衍生品、资本溢价等多种方式来增加盈利手段,最大化降低风险。
根据艺恩EBOT日票房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票房累计440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49%,为近5年最高涨幅;全年观影人次12.56亿,同比增长57.8%,人均观影1.6次。2015年全年新增影院1200家,新增银幕8035块,银幕总数超3万,达到31627块。当前,市场上的各类机构投资者也比较看好以医疗服务、康复养老、教育体育、传媒娱乐等为代表的新消费领域。其中,影视文娱产业作为少有的景气行业,拥有较高的利润回报空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资金的涌入和重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