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兆清
文化部25日向社会发布了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文化事业费682.97亿元,增长17.1%,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为0.39%,比重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49.68元,增长16.5%。(4月26日《光明日报》)
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是对过去一年文化发展的年度总结。公众在这份公报中可以看到,全国文化消费事业费有所增长,但其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依然很小。进入十三五时期,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还需要快马加鞭。
生活中,不缺乏对年轻人哈日、哈韩的批评。年轻人喜欢日本的动画、韩国的电视剧。就在前段时间,韩剧《太阳的后裔》走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部韩剧吸引公众的眼球。比如曾经的《来自星星的你》,就让炸鸡配啤酒的生活方式为不少年轻人追捧。影视产业,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文化产业。从韩剧对年轻人的影响就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多大。在佩服韩剧的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何时奋起呢?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就拿电视剧来说,曾经一个类型电视剧扎堆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小,好看的电视剧越来越多。2015年的《琅琊榜》、《伪装者》、《芈月传》都曾经风靡一时。文化产业,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在批评年轻人哈日、哈韩的时候,国内文化产业界也该反思,为什么国内的文化业态不能吸引年轻观众。尽管如今是全球化时代,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不顾及民族尊严。日本、韩国同属东亚文化圈,他们的不少文化传统甚至是从古时候的中国传过去的。然而,今天他们的文化业态正在反过来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不是需要国内文化产业从业者好好反思呢?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之年。中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中国经济在全球所处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较大,但同时更说明,中国的文化产业需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自身需要按下发展快进键。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并不是说只求速度不求高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而是要做到速度与高度兼顾、数量与质量并举。中国古人创造了五千余年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今天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今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想想看,好莱坞用中国的熊猫元素拍出了好看的《功夫熊猫》动画片,中国的文化业界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呢?
文化产业,提供的是精神文化产品。精神文化产品,是有思想价值导向的。故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不能马虎、敷衍、含糊,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思想价值导向上要健康积极向上,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传递向上向善向美的理念。
发力十三五,文化产业当自强。愿文化业界的同仁共同努力,让中国的文化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